目前分類:加權指數 (42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盤勢分析

有人在思念我的盤勢分析了XD

就讓我在今(24)日盤前為大家分析一下【趨勢目前正怎麼走】。


【宏觀來看】

長期、中期趨勢都是上升趨勢,這點大家應該都同意。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盤勢分析


籌碼分析

現貨部分

外資今天買超34.53億。

 

期貨部分-外資

外資今日未平倉口數有57714口,加碼1713口。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盤勢分析


籌碼分析

現貨部分

外資今天買超4.32億。

 

期貨部分-外資

外資今日未平倉口數有56001口,加碼221口。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交易名著<交易聖經>閱讀分享01(連載)

 

全文閱讀 http://www.wearn.com/bbs/t924104.html

【交易的壞消息是】

“所有人都在交易中虧損”

“所有人,無一例外”

無論是外匯、股票、商品、期權或權證,所有人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虧損,即便是贏家,也在許多交易中虧損過。

而最終,只有10%的交易者可以贏到最後一刻。

這個數字是如此真實,但在這營銷炒作喧囂的市場上,真正相信的人並不多。

---

【交易的好消息是】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思考致富end

今天我要結束<思考致富>這本書的閱讀分享。

思考致富總共有16章,我之前逐章分享,從意念、慾望、信心、自我暗示到專業知識,分享了5個章節。

以前的我會覺得一本書就是該從第一頁第一章開始,讀到最後一章最後一字。但最近的我想法有點不一樣。

我的意思是,看完仍是必要,但重點不再只是放在「把他看完」,而是自己是否真的有讀懂作者想表達什麼,並且,真的有理解、記憶跟實用。

不然我以前也真看了不少書(近百本有),但(那時)也還是賠的一蹋糊塗啊!

所以,重點不在於是否跟一位「書呆子」一樣,將一本書從第一字看到最後一字,而是自己是否真的透過閱讀得到了作者的智慧。


思考致富小結

總結我個人看完這本書最大的心得是:「人的潛意識是很強大的;贏家、成功者充分掌握了這個特點,而輸家剛好相反」。

NLP(神經語言程式學)告訴我們:「人有能力搞砸自己的人生,就有能力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好。」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是短線交易?還是長線交易?

今天盤中我分享3105穩懋(今天一度漲停)是通道策略的一檔範例。

有網友私訊問說:「老師,你是不是都比較偏向短線交易?」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不要被侷限了!長短不是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也是我在「股票交易員培訓課程」裡一定會提到的。

交易,「長線、短線」其實不是最重要。

舉例來說:

如果你設定自己是「長線投資人」,一檔標的認為至少要抱他個一年半載才可以。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點石的「壓力」

如果要說我們團隊辦教育有什麼「壓力」

我覺得主筆EGO我最大的壓力在於:「是否能盡速把正確的風控觀念帶給大家」;或者說,我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與文筆」把關於交易的正知識普及給大家。

會特別去談這話題,是因為最近接連看到大陸期貨鉅子一夕爆倉、跳樓自殺,近日又看到新竹超商店員因為股票失利數百萬元,也選擇以刀子刺進自己胸口,結束生命

每每看到是類新聞,除了無限感嘆,卻又很想為這現象盡最大的努力。(樂陞事件只是沒再被追蹤報導而已,但多少人至今仍受困其中。)

是的!EGO我也曾在市場慘摔過,所以我懂這樣的心情,我可以同理這些投資朋友大多不是奢望、貪求,甚至其實大家也都努力著!只是方向錯了


我不知道大家用什麼角度看我們,但我想說幾句的是,在台灣這個交易市場裡,或者說,在這些「老師」裡,像我們這樣在「辦教育」的,應該不多

我們從「風險控管」出發、

我們從「心法」出發、

我們「分享冷門的書籍-思考致富聖經」(但事實上他並不冷門)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賺多賠少

前天放假前,我分享了20幾張個股K線圖,一方面讓也在研究策略的朋友們參考研究,二方面也讓新朋友知道,我們這裡不單單只有觀念、心法,更白話點說,我們不是在紙上談兵,我們確實是將這些重要思維實踐成作為,然後在市場上賺多賠少。

是「賺多」+「賠少」,不是「只賺不賠」。


思考致富聖經第四章:自我暗示

關於「閱讀分享」活動,今天進入<思考致富聖經>這本書的第四章:【自我暗示】。

這章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調動自己的【潛意識】,時時暗示自己、一切意念都可以透過五感傳遞到內心並自我刺激。

書上舉了一個例子【心田】:「潛意識正像一方沃土,假如未種植有價值的作物,雜草將恣意蔓生。自我暗示其實是一道控制關卡,透過他,可以依喜好,在潛意識中植入創造性的意念;或者輕忽漠視,任破壞性意念在這片心田中橫行。」

使用自我暗示原則的能力,主要取決於自己是否「專注於慾望」。


EGO我個人的「自我暗示」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通道策略範例研究

明天中秋節,今天就少些文字,多些圖片囉。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0天暴虧 2億人民幣被斷頭 橡膠期貨大佬跳樓

這兩天這個新聞在網路上頻傳。(完整新聞請點擊此)

上週我直播的主題是「交易最重要的事:活下來,比什麼都重要」(錄影重播請按),幾天後隨即看到這樣的新聞。

20幾年的交易經驗,好幾億人民幣的交易金額,卻在這一周多的暴跌裡,賠光了金錢、更賠上自己的性命真的很令人難過。

我們常提到,「成功不是一個終點站」,他只是一個里程碑;不到蓋棺論定那天,誰也不敢說自己就是贏家。

也因此我們但求不斷成長,讓自己的思維複利成長、作為複利成長,人生與交易績效自然也會不斷成長;在此同時,把價值觀放在「在市場上存活下來」,因為「活下來,比什麼都重要。」


你真的很努力嗎?

有句話說:「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技術、籌碼與觀念、思維

若您是我們長期以來的讀者會發現,我今年的日記風格跟去年前年都不同。

之前重心都放在盤勢分析及其教學,關於心法、風控概念,是隨著盤勢分析而順帶提到。

今年我做出改變。

大部分都在講風控觀念、講心法,雖然仍是每天分析盤勢,但只給「結果」,沒怎教分析。

我知道大家比較「喜歡」聽技術分析、籌碼分析教學,然後若再能帶點預測、然後又剛好預測成功其實人氣指數三兩下就扶搖直上了

但我沒這樣做。我選擇不這麼做。

因為我們堅持「複利=對的事情重複做」;要讓交易複利成長、教學複利成長、日記的分享內容,也讓大家讀完之後,觀念思想都正向複利成長。

而讓大家正向複利成長的最重要因子,不是學會OOXX分析,而是根本從觀念正確開始。


我吃飽太閒?在那邊分享「讀書心得」?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重要的事

生活混亂的主因來自於「無法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問問自己:「到底什麼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by美國知名顧問艾莉森路易斯


因此,如果您覺得自己生活上老是「忙、茫、盲」,不妨思考一下

是否其實是自己「生活沒重點」,釐不清輕重緩急、弄不清先後順序;全部都很重要,就等於全部都不重要了。

記得上次直播時有跟大家分享一句話:「放棄,使一個人變得更成熟」。


選不到也是一種能力

我好喜歡我們學員杰B之前在臉書留的一句話:「選不到股票,也是一種能力。」

多驕傲的一句話啊!

台股總計1700檔左右,如果毫無篩選、放棄,一周就有8500檔次的股票要看,更甭提一個月、一季、一年如果不懂得篩選、不懂得放棄,是否將使自己被股海淹沒?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反覆的思考

今天進入到【思考致富聖經】閱讀分享的第三章-信心。

這章告訴我們一個重要觀念:信心是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

而如何讓自己有信心?來自於【反覆思考】。

透過刻意的反覆思考,調動自己的潛意識思維,對自己反覆暗示,然後產生信心。

這些其實跟坊間流行的「秘密-吸引力法則」都是一樣的東西,都很好,但再多說,也只是錦上添花;這時,我們不妨反過來想:「如果負面的反覆思考,會怎樣?」


複習錯誤

大部分失敗人士,其實都是在複習錯誤。

思維上,反覆複習錯誤;作為上,也不斷重複犯錯。

以交易來說好了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風險要做在前面

點石創辦人BEN老師現在已經不獨自授課了,但他每梯次課程結訓時都會到教室跟大家說話,而每次都會說到這句話:「風險是要做在前面的!你們不要等賠了、痛了,才跑來跟我哭!」

確實,風險控管是我們在交易前,就都要先想好的,若沒先規劃設計,就直接進場,確實不一定就不會賺錢,但這完全是一種「爛賭」,時間久了,終究見真章;就像巴菲特說的「海水退了才知道誰沒穿褲子」。

如果這幾天的下跌,您受傷了,且傷口還在流血,給您幾點建議:

  1. 立刻為持股設立一個停損點,若價格接續跌破,請立刻執行停損。
  2. 如果不懂得怎麼設停損,那請馬上全部賣光,因為「先有停損點才有進場點」,「沒有停損點沒有進場點」,那你根本不該出現在交易市場裡。
  3. 對,我知道有很大機率,你聽了我的話賣光,之後卻仍上漲,這時你會罵我不準、會埋怨我害你少賺。但這時,不妨思考一下大家都知道投資()就是要「複利」,複利就是「對的事重複做」,因此在你咒罵我之前,請先反思,到底你做的是對的事?還是風控優先才是對的事?而如果一樣背景,最後你沒賣,且股價續()跌,那你是否會改變罵我的想法?

順勢交易之【看懂趨勢正怎麼走】

9/19的日記標題我是這樣寫的【1天中有2個反轉訊號發生在3個指數裡】。

在此之前的日記都沒怎麼仔細聊盤勢,都在聊心法、觀念,因為趨勢沒改變,上升趨勢就持續進行。

9/19這天盤勢出現了【轉折】訊號,且訊號很強烈,所以我請大家一起專注在趨勢上,並說明這樣的改變很可能影響我們個股交易的期望值。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的盤該怎做?

其實金融交易市場沒有一天是好過的;這是我的認知。

確實,前幾個月是台股的【風口】,那時我個股的勝率也遠遠高於均值,損益淨值曲線也屢創新高,但我仍不認為哪一天是好做的。

因為漲、跌,都是結束之後才知道的事情;每天開盤都是如履薄冰,即使收盤了,也還不能放鬆,因為還有電子盤甚至緊接歐美開盤(會影響明天台股)

但若總是這樣的「心態」在交易,那不遲早精神耗弱???

所以有一句話我總是奉為圭臬。

【知止而後能定】,知道自己風險底線(止)在哪,心,自然就定了。

有賺,是老天眷顧;賠錢,也是必然。不管你覺得自己是在投資還是投機,【承擔風險才能期待報酬】的本質都不會改變。

而贏家可以做到賺的時候賺多、賠的時候賠少;但是輸家賺的時候就把獲利截掉→不會大賺;賠的時候就讓虧損奔跑→老是大賠。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行字、一念間

前天跟大家分享【思考致富】的導讀+序言,提到【一行字、一念間】就可能在「此刻」決定了「未來」的結果;一個在當下看似小小的思維與作為,就可能對自己的未來有深遠的影響。

我也在前天日記提到【先有停損點,才有進場點】就是一句對交易至關重要的話;可惜,不是每個人都想搞懂這點,不是每個人對「風控」都很在乎。

舉例來說,前天的日記閱讀率,是近期新低的;大家看到【閱讀分享】就「轉台」了?

為什麼轉台?

因為這「不是自己要的」。

但我們一定聽過一句話:「為你好不一定要對你好,對你好不一定是為你好」。

很多時候,「自己想要的」不一定是真有助於己的;而被自己摒棄不要的,卻有可能是對自己好的。

這個原理,在金融市場尤其適用!

但是如果我們不清楚這點,純粹被自己的「經驗濾網」把這些「資訊」濾掉了,那他永遠沒機會變成自己的「知識」。

你看,就這麼一念之間:「這不是我要的,我不想讀」,我們就可能與多少重要的東西失之交臂、錯失良機?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大盤分析-多空雙方力道的較勁

在探討今天這根長黑K之前,必須先清楚昨天紅K有多重要。

誠如昨天日記所寫,9/18這根紅K量增價漲,並且吞噬了之前的空方關鍵K;重點就在於它吞噬了9/13長黑K的高點這很不容易!因此他很重要。

(至於有多不容易?這時就要回頭去看9/13的日記,你就知道這根黑K有多重要了。)

順著這簡單的邏輯,因此我們在昨天要認定多方紅K很強,然後順勢觀察。

觀察什麼?

觀察他的一半是否守住?觀察他的低點是否守住?

若都守住,那上升趨勢就沒改變,多方守得好好的。

那若沒守住呢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思考致富聖經

或許是吸引力法則奏效吧!

就在前幾天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之後,我居然又陸續在不同場合聽到了幾位傑出人士推薦這本書這實在巧合;也更激發了我再次閱讀,並且重新整理、分享的「動力」。


分享的「動力來源」

儒家思想告訴我們要「內聖外王」。

「對內」我們都要不斷強化自己學識涵養,不斷成長進步;

「對外」都要將自己習得的知識涵養,運用在「齊家治國平天下」等眾人之事,讓我們大家都能為家庭、社會、國家的成長,盡一己之力。

這就跟「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是一樣的道理,都是告訴我們要不斷地讓自己越來越好(明明德),進而透過自己的影響力,讓身邊的人也越來越好(親民),最後讓「自己越來越好,也讓他人越來越好」這件事止於至善。

記得美國教育學家海倫凱勒也曾說過類似的話:「把你手上的燈提高一點,好照亮更多人的路。」意思是教育者就像拿著一盞明亮的燈,時時把燈提高,好將這條學習的道路照的明亮。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風控具備關鍵性影響力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因此,到底我們是要讓自己的交易(人生)成為一個個精彩絢爛的故事?

還要要讓人生成為一個個悲慘痛苦的事故?

這一切取決於是否在交易市場上做好風控。


做多卻下跌

賣?不賣?

大家不妨檢視一下自己(心情),在交易、買賣的過程中,是始終感到怡然自得,還是始終感到壓力無比?

當買進做多(不管是當沖、隔日沖還是波段單),但價格不再漲,反而轉跌時,這時,您的心情如何?

文章標籤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以偏概全

今天就只想跟大家專注在這個觀念:【以偏概全】。

從字面就能了解,就是一個人用偏頗、不完整的視角,來囊括、概括了全部。

維基百科的解釋是:以偏概全或取樣偏誤(英語:Sampling bias)是指以少數的例證或特殊的情形,強行概括整體。

這是一個人們思維上很大的瑕疵,如果我們沒能察覺到自己無形中犯下這個錯誤,那會錯過很多機會,甚至,會走進很多負向循環圈。


以股票交易為例

這跟我昨天的日記內容有絕對關係(但昨天閱讀人數超低…)

昨天提到有些人去KTV唱歌,包廂費均攤了,但歌卻一首都沒唱到,在那邊一起當「分母」。

其實很多人,也都在股票市場當分母。

我們說,股市是28法則,100個只有20個是贏家、80個是輸家;其實,實際數字更少。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