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速覽
- 透過反面解釋不確定性,再次告訴大家,金融交易市場沒有一定。
- 辨別一段對話的「事實」與「觀點」是獨立思考的基礎能力。
不確定性的反面解釋
今天盤中跟朋友聊天,再次聊到金融交易市場的不確定性,為了讓大家對【不確定性】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我嘗試做了「反面解釋」。
如果金融交易市場,不是「不確定性」,那他就是「確定性」的,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好辦了。
譬如,今天盤中看到期貨5分K一根超級大量的超長紅,突破了上周觀察的壓力;如果金融交易市場是「確定」的,那當看到長紅突破壓力之後,他「一定」會漲上去,因為市場是科學的、有效率的、確定的,長紅出來了,就是多方強攻訊號。
那遇到這種訊號,我們該做的,就是下好、下滿…壓身家。
因為市場是「確定性」的,所以…價格「一定」會上去。
面對這種「鐵定、一定」的事情,我們該做的,就是壓身家!也因此,這時,根本不須談什麼資金控管、風險控管,不需要有這樣的概念,更不需要去執行,all in才是最佳解。
你敢all in嗎?
但事實是,你敢all in嗎?如果敢,那你真厲害,而你也會得到我滿滿的祝福,我衷心希望你在未來不要遇到出錯的時候,因為這樣的all in,大概只需要不到5次的miss,就可以被市場扒光光了吧…(前提是你真的都all in喔)
如果你不敢all in,那為何不敢?就是會怕出錯,對吧?那為何會出錯?
其實出錯原因,就是因為市場是「不確定性」的,金融交易沒有絕對、沒有一定,也所以有一句我奉為圭臬的格言說:「交易就是一個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每一次的交易,都先假設我會是錯誤的那一位。」
「事實」還是「觀點」?
今天一早,我花了近3小時的時間,寫了一篇文章:「【事實】還是【觀點】?獨立思考的基礎。」希望大家可以接著把他(再)看過一次。
當你看懂了這篇文章裡面的內涵,你將有能力去辨別生活周遭那些聊股票的人,到底是在「陳述」還是「詮釋」?
如果發現某位朋友的言談之中,帶有大量的「觀點」、「詮釋」,那你要留意,他是不是都用「主觀」、「情緒」在交易;一直以來我們都推廣大家要「定心、定法、依法」,一旦定法之後,就可以「機械化交易」,而機械化交易的要件裡,肯定是「先有止損點才有進場點」,當你體會了這句話並付諸實現,你同時就已經把風控做好了。
反過來說,如果一段話裡沒太多事實可以求證,沒有止損點的概念,這時我們就要獨立思考、批判性思維,去思考這段話的風險在哪裡,甚至…跟這位朋友繼續聊股票的潛在風險在哪裡?
交朋友可以,聊交易…嗯…
加入社團
跟著點石一起打造自己的【交易系統】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15177545650227
盤勢分析
這裡有更多深度學習文章喔
http://blog.pointstone.info/
籌碼分析
現貨部分
外資今天賣超3.25億。
期貨部分-外資
外資今日未平倉口數有46646口,減碼1304口。
期貨部分-前幾大(特定)法人
前十大法人有6626口多單,稍微減碼。
選擇權部分-自營商&外資
自營商持續加碼空單。
外資稍稍往多方移動。
p/c ratio值112.38;pc power值8.89。
盤勢小結
技術面變化不大,支撐壓力都仍在。
籌碼面變化也不大,仍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