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投資朋友發問

我覺得這都是看圖說故事,7/26這天確實是低點,但也有可能隔天再跌破20日線。為什麼是買點?有什麼依據嗎?

必須向您請教,為什麼跌破月線時要逢低買進?什麼道理?


這問題是好問題!鼓勵大家發問!

說真的我很喜歡投資朋友在網路上跟我互動,請相信我,發問、討論是對彼此最好的學習方式!

而上面這幾句問題,其實是很珍貴的!相信這位朋友有幫大部分投資朋友問出心聲;而我鼓勵大家要多發問。尤其,這次的這個問題很有水準,一看就知道是經過思考研究才有的,這不單單只是問「OOOO是否符合通道策略」,或者類似「請問OOOO可不可以買」。


3673 TPK的買賣思維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每天交易最重要的事

有一句話我謹記在心也奉為圭臬,跟大家分享。

前天晚上我臨時舉辦直播,臉書上公開的說明是我要教大家通道策略,但其實也幾乎花了大半的時間在講「風險控管」觀念。

順著今日台股這件大代誌→「期貨盤中一度跌停」,我簡單整理一下那晚直播的內容。


前晚直播裡講的風控觀念

交易一個重要的心法是:「分辨清楚可控與不可控」。

可控的,是風險。不可控的,是虧損或獲利。

進場時,這筆單可能會賠多少,我們一定要事先定義清楚,這部分是可控的;至於之後,這筆交易會獲利還是虧損,就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了,這部分是不可控的。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臉書投資朋友發問(相同問題第2部分回答)

若沒資金風控的概念,再好的策略都是枉然(除非自己是超強運的天公子,終其一生不會遇到黑天鵝),感謝ego老師再一次的提醒與分享!

想請教老師個問題,老師您有S1~S6等進場策略,當新的策略開發出來時,如何對待舊策略?是所有策略的標的皆進場,還是只選擇期望值最高的策略標的進場呢?

若是前者,策略間會不會彼此影響,因而產生混淆而無法定心呢?

若是後者,我們需要用什麼方法去確認該進場策略有較優異的期望值,讓自己在承受虧損之餘,不至於又對其餘策略心動呢?(定心)

先感謝老師的閱讀與解答了!


我有4個策略在用

在開始聊不同交易策略這話題之前,要先請大家看一下這幾張應該已不該陌生的K線圖。所謂的不該陌生是指,這些就是很典型的通道策略範例,看久了會發現,就都「漲」的一樣,換不同的股票名稱而已。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臉書投資朋友發問

若沒資金風控的概念,再好的策略都是枉然(除非自己是超強運的天公子,終其一生不會遇到黑天鵝),感謝ego老師再一次的提醒與分享!

想請教老師個問題,老師您有S1~S6等進場策略,當新的策略開發出來時,如何對待舊策略?是所有策略的標的皆進場,還是只選擇期望值最高的策略標的進場呢?

若是前者,策略間會不會彼此影響,因而產生混淆而無法定心呢?

若是後者,我們需要用什麼方法去確認該進場策略有較優異的期望值,讓自己在承受虧損之餘,不至於又對其餘策略心動呢?(定心)

先感謝老師的閱讀與解答了!


今天先從觀念的角度回答

感謝網友在臉書的提問,我們在臉書的問答活動持續進行中;若沒人發問或者分享學習心得,那我就會停刊一到數日。

07/28這個問題我分成兩則日記回復;今天先回答一個交易策略(選擇→定法)的重要觀念,下一則再具體的回答策略之間的運用。(順便簡單介紹策略)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1060728網友發問

版大,我看你的文章有段時間了,我從事期貨當沖,但在這確實讓我得到無上心法,之前的老師都有說過,但不知道看你文就很有feel

我想請問你們主要是用布林通道當工具,適用於期貨嗎?

我目前我想更上層樓。


EGO的看法與感想

期貨跟股票,其實把商品名稱遮掉之後,都長得一樣,都是K棒、成交量以及技術指標等等;甚至把海期、外匯保證金交易都放進來,皆然。

你也可以試著把自己一整天的體溫,每5分鐘紀錄一次,並且測量到小數點後面3(譬如36.123),然後把他依比例在圖上,畫出日K(就有開高低收了),幾個月之後,把名稱遮起來,傳圖傳給我看,那我還是可以跟你說你的(體溫)圖哪裡是壓力,哪裡是支撐


期貨跟股票

但是期貨又有別於股票,期貨加上了槓桿,並且波動更大,講白話就是賺賠更快。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如何遠離懊惱的交易情緒?

前陣子有朋友留言給我,問我說(分段如下)

  1. 總覺得自己個性急躁,沒有辦法等到好買點。
  2. 買了以後又常常不看,任意股票漂流;但若發現股票有上漲,就會想要然後把它賣出獲利落袋。
  3. 獲利時都沒有信心抱住,但若遇到股價下跌,卻又捨不得賣,直到真的受不了才賣出時,往往虧損已多;每次的交易就都處在類似的懊惱情緒當中,請問老師該怎辦?

1.  總覺得自己個性急躁,沒有辦法等到好買點。

其實EGO我也是屬於急性子的人,這從我上課的講話速度跟日記風格應該可以略窺一二。

而在交易上,我「從不等買點」。

如果交易要等買點,那就不就是要先找到一檔(或很多檔)股票,然後盯住他(),接著等他一日一日的發展,直到買點出現?要等多久買點會出現?三天?五天?兩周?數月?

我以通道策略為例,我的買點是碰到下通道之後,MACD收斂的當天;所以我可以藉由軟體來幫我選股,他會在台股1600多檔裡面選到哪一檔我不知道,但當軟體幫我初篩之後,我再輔以肉眼第二重確認,我盤中就可以知道我要買哪一檔股票,但在此之前,我根本沒idea今天會買到哪一檔股票。

所以我「根本沒有等買點」。

再以通道策略為例,所謂的要等買點

就是先選好一檔股票之後,然後等他逐日發展,先破中軸、破前低、碰到下軌,然後他還必須不再跌,接著上漲讓MACD收斂,這時才買進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報酬與風險

在每一次的講座跟課程裡,我總提到一個觀念:「大家喜歡聽、喜歡看的,不一定是對大家有幫助的。」

金融市場「輸者眾」,贏家是少數,這應該是市場共識;如果輸家是大多數,那是否可以順勢推理出「大家」想聽的、想看的「東西」,最後並未能幫助「大家」成為贏家。

大家想聽、看的是什麼?【報酬】

大家不想聽、看的是什麼?【風險】

而我覺得,其實大家想聽、想看【報酬相關的人事物】,本是正常,進來市場就正是想獲利啊!

但莫忘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市場本質輸者眾,很容易讓人輸錢,因此追逐獲利的過程,莫忘要控管風險。

這裡我不會寫「遠離風險」或者「規避風險」,因為風險無法遠離,風險跟我們如影隨形,每一筆想獲利的交易,其實都同時帶有風險在內,這是【盈虧同源】風險不可規避的市場本質。


交易上怎期待報酬跟控制風險?

下方我用簡單的圖文來分享,實際上風險控管這課題並非這麼簡單,選股、獲利更不是如此容易。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台北好熱

今天我心血來潮,一早就跑到仁愛路上寰宇書局看書。出發點很簡單,「想把寰宇的書全部都瀏覽過」(為了精進S6策略),那直接殺到寰宇總公司應該是最完整的了?!

但看到之後,坦白說,有一點小失望,因為他牆上的書,並沒有比我家書櫃上的書還多()

但因為整個閱讀室都是我的J且附有冷氣、舒適的辦公桌椅還有開水於是乎我還是沉浸了一個早上^^(感謝寰宇)

而為什麼想去看書呢?其實很巧的跟今天的股票高度相關:5483中美晶。(等等講細節)

後來實在看不過癮,所以下午又跑去了重慶南路的幾間書店瀏覽。

其實我滿常上書局的,而每個月在博客來平均消費也約1000元,但這麼有目的性地去書局找書,是很久不曾有的經驗了。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本文速覽 2017.7.24

  1. 點石讓你有安全感?切忌錯上加錯。
  2. 盤勢部分,技術面跟籌碼面偏多。

錯上加錯

網路上,看完日記,接著感謝我們講心法、教風控(以及教策略)的朋友很多,但從部分留言裡,我發現一件很致命的錯誤思維→我早已覺得怪怪的,直到最近,終於理清思緒。

這些朋友看完日記之後,感謝我們,感謝所分享的文字,讓他們有了【安全感】,他們覺得自己看完文字之後,心中踏實許多,然後就(以為)做到了我所謂的【定心】。

錯也!此【定心】非彼【定心】。

因為你【定心】的來源跟我【定心】的來源不同,思維不同,結果將徹底不一樣。(如果不是也成為贏家,那就是會成為輸家。)


安全感?

許多人至今仍在追求交易的【安全感】,並且覺得我分享的東西讓他們很有安全感。

【安全感】這種東西,就是一種「感覺」,說到感覺,那就是情緒上的、主觀上的一種feel(FU),但我們(實體課堂上)一再強調,主觀性風險是散戶交易的最大風險也是最大弱點,我們在金融市場的主觀FU,往往都不是好的,往往都無助於我們在市場上獲利,甚至我們應該去規避這類的「人為主觀性風險」。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本文速覽

  1. 貪婪就是該停損卻不停損,這將招致慘痛的代價。
  2. 技術面最近有點失真,但是籌碼面空方倒是賣得很積極。

令人遺憾的投資失利新聞

今天蘋果日報一口氣有兩則社會新聞都是跟投資股票失利相關。

一則是因為婦人欠了三千多萬元,所以自殺死亡,意欲由親人接手詐領保險費;一則是銀行行員投資股票失利,所以盜用客戶款項。

任誰都不願看到這類新聞發生,相信當事人更絕對不願走到這一步,甚至用死來解決這一切。這實在令人難過。

今天此刻,我們看到了這些新聞,除了遺憾與難過,是否還可以從中得到什麼啟示或者借鏡學習到些什麼?


貪婪?

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